在全球化贸易背景下,中国制造的镀锌管产品正加速布局欧盟市场。以正金元镀锌管为代表的企业,需同时满足欧盟CE认证与RoHS指令的双重合规要求,方能实现产品合规出口。本文从技术标准、检测流程及企业实践三个维度,解析正金元镀锌管如何突破欧盟市场准入壁垒。
根据欧盟《建筑产品法规》(CPR),正金元镀锌管需依据EN 1123-1标准完成认证。该标准明确要求管材化学成分(如碳、硅、锰含量)、机械性能(拉伸强度≥270MPa、延伸率≥20%)、尺寸公差(直径偏差≤1.5mm)及镀锌层厚度(≥70m)等指标。例如,天津源泰润丰钢铁有限公司通过PED-CE认证,其426*8镀锌管在焊接工艺上严格遵循EN ISO 3834标准,确保焊缝无裂纹、未熔合缺陷,并通过1.5倍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验证密封性。此类案例表明,CE认证不仅是对产品安全性的背书,更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试金石。

尽管镀锌管通常被归类为非电子电气产品,但若其应用于电子设备配套系统(如数据中心冷却管道),则需满足RoHS指令对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。根据RoHS 2.0及修订指令(EU) 2015/863,铅、镉、六价铬等10项物质浓度不得超过0.1%(镉为0.01%)。正金元需通过以下措施确保合规:
正金元等企业通过“双认证”策略(CE+RoHS)实现市场突破。例如,某企业同时获得PED-CE认证与RoHS检测报告,其产品覆盖欧盟25国市场,客户包括德国工业管道工程商。这一实践揭示:合规性不仅是市场准入门槛,更是企业技术升级的驱动力。未来,随着欧盟对环保要求的升级,无铬钝化镀锌工艺或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。